在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并对2024年及2025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这场大会的召开不仅引起了金融界的广泛关注,各大银行迅速表态,紧接着,各大保险公司也纷纷响应,展开了一系列针对经济形势的行动和计划。
临近年终,非法贷款中介愈发活跃,利用消费者急需资金的心理,以虚假信息和不实宣传诱骗客户,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的秩序。各大银行对此纷纷发声,公开与不良贷款中介撇清关系,并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保护自身权益。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金融的需求日益凸显,各大银行纷纷推出创新举措,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养老事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28年和2035年的阶段性目标,为银行在养老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多家金融机构的高管任职资格进行了密集审批,标志着金融行业治理和人事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这一系列的任职资格批准不仅反映了监管机构对金融人才的严格把关,也为各家银行的稳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这次会议聚焦当前经济形势,明确了2025年的经济工作任务,标志着国家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紧接着,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等国有六大银行迅速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积极研究贯彻实施方案,展现出强大的反应能力和责任担当。
新华社记者12月17日从中国银联获悉,银联国际与微信支付达成合作,支持境外银联合作的电子钱包扫境内微信支付收款码支付。通过此次合作,有8个境外电子钱包开通该功能,进一步丰富了境外人士在境内的移动支付选择。
2024年12月15-16日,中美金融工作组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第七次会议。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和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奈曼共同主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以及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部门参会。
在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政府对经济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等重要议题进行了详细部署。这次会议不仅为资本市场带来了新的政策导向,也为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的发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人民银行: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 中国证监会:稳资金、稳杠杆、稳预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
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各界关注。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会后第一时间接受新华社等媒体采访,深入解读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应当前经济热点问题。
近期,中国证监会与金融监管总局召开会议,深入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针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工作部署。会议强调了“稳资金、稳杠杆、稳预期”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也是对未来市场信心的有力提振。
2025年,中国的金融政策将围绕“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强监管”这两大重点展开,旨在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这一政策方向不仅是对当前国际市场波动和国内经济挑战的回应,同时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